粥名 | 常用药粥疗法 |
内容 | 常用药粥疗法 粥是我国传统食品。糜粥调补是一种养生长寿的方法。白粥本身就很有营养价值,古人往往制成药粥,既可保健养生,又有治病之功,糜粥食补法介绍如下: 1.山药粥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益肺固精,止带缩尿。 制法:取山药30克、大米180克,煮粥食用。 2.人参粥 功用:大补元气。适用于阳气衰弱、体质虚寒的老年人,有延年益寿之功。 制法:取粟米50克煮粥,加入人参末、姜汁各5克,和匀,空腹食用,连服10~15天。 3.大枣粥 功用:补益脾胃,对老年人体质虚弱、失眠、营养不良、脾虚腹泻,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制法:大枣10枚,加米100克煮粥食用。 4.莲子粥 功用: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健脾胃,且可降血压。 制法:莲子肉30克煮烂,加糯米100克,煮粥食用。 5.绿豆粥 功用:利水消肿,清暑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食物中毒、泻痢等。亦可作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制法:绿豆30~60克,煮烂后加大米30~60克,煮粥食用。 6.藕粉粥 功用:补五脏,和脾胃,益血补气。对于老年人腹泻、胃口欠佳、口干渴等均有良效。 制法:大米50克煮粥,藕粉30克用少量凉水调匀,冲入米粥内调服。 7.豆浆粥 功用:宽中下气、利大肠、消肿毒。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豆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癌作用。 制法:黄豆浸泡、湿磨滤浆,或用黄豆粉加少量水调匀,冲入米粥内煮开食用。 8.奶汁粥 功用:补虚损、润五脏、益老人。 制法:常用的有牛奶、羊奶、马奶等动物乳汁,但以牛奶最为普遍。大米100克煮粥,再加入动物乳汁,煮沸服食。 9.芝麻粥 功用:滋补肝肾,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乌发。用于老年人肝肾亏虚而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昏耳鸣、须发早白或慢性便秘等。 制法:芝麻15克,微炒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食用。 10.萝卜粥 功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顺气利尿,消食导滞。 制法:取萝卜100~250克,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 11.胡萝卜粥 功用:调养身体、健胃消食。含有胡萝卜素,可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降血压。 制法:取胡萝卜数个,切片,加大米100克煮粥食用。 12.芹菜粥 功用:健胃祛湿,能除心下烦热、头昏目眩。有良好的降血压、镇静和保护血管的作用。 制法:芹菜100~15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一般先煮粥,再下芹菜)。 13.羊肉粥 功用:温补强壮。用于老年人阳虚畏冷、腰膝酸软、头昏眼花。为老年人冬令进补良方。 制法:瘦羊肉150~250克,切成小块。加粳米250克同煮食用(亦有羊肉与山药同煮食用或用当归、生姜及羊肉煮汤服食,均可加调味品)。 14.狗肉粥 功用:温肾壮阳。温补之性较羊肉更强。多用于老年人体弱阳虚、畏冷、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尿频等。为冬令进补佳品,老人阴虚火旺者勿食。 制法:狗肉100克,切小块。与粳米100克共煮粥食用(酌加盐、姜、葱、酒调味)。 |
喝粥的好处
1.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2.增强食欲,补充体力。生病时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泽鲜艳又开胃的事物,既能促进食欲,又为虚弱的病人补充体力。
3.防止便秘。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预防感冒。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
5.防止喉咙干涩。对于喉咙不适、发言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6.调养肠胃。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平日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很适合喝稀饭调养肠胃。
7.延年益寿。喝粥可以延年益寿,五谷杂粮熬煮成粥,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对于年长、牙齿松动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养生的最佳良方。
相关热门:
冬瓜赤豆粥 | 巴戟羊肉粥 | 莲子芋肉粥 | 暑月感冒有药粥 | 绿豆甘草粥 |
防病健身巧食粥(之五) | 茅根赤豆粥 | 肉末米粥 | 糯米阿胶粥 | 松仁粥 |
附子粥 | 荸荠萝卜粥 | 小米粥(二) | 山楂去痛粥 | 药粥送你入梦乡 |
狗肉小麦仁粥 | 清营粥 | 银花粥 | 枣仁粥 | 天花粉粥 |
黑米阿胶粥 | 猪肾粥(一) | 枇杷叶粥 | 胡桃芡实粥 | 蟾蜍水蛇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