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粉蝶儿 |
作者 | 辛弃疾 |
年代 | 宋 |
内容 |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 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 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
注释 | 【注释】 ①赵晋臣:赵不迂,字晋臣,是作者的朋友,官至敷文阁学士,故以敷文称之。 ②僝(chán)僽(zhòu):折磨的意思。 ③醇酎(zhòu):浓酒。 【评解】 这是一首新巧别致的送春词。作者有感于眼前的花落春残,以拟人化手法,形象的 比喻,描写了春天将逝,春花难留而产生的愁绪。上片回忆昨日春光烂漫。下片抒写今 日春光难留。全词委曲细腻,柔情似水,绮丽婉约,色彩秾丽,比喻新巧,别具特色。 【集评】 《唐宋词选析》:辛弃疾既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是才情横溢,富有创造性的诗人, 他把铮铮侠骨,烈烈刚肠,以婉约的语调出之,柔情似水,色笑如花,把豪放与婉约冶 为一炉。这首《粉蝶儿》绮丽婉约,同他壮声英概的豪放词比起来,确实别有情味,展 现出辛词风格的又一方面。 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比拟形象,语言生动,风格婉约,在辛词中别具 一格。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粉蝶儿》起句云:“昨日春如十三女学绣”;后半 起句云:“而今春如轻薄荡子难久”,两喻殊觉纤陋,令人生厌。后世更欲效颦,真可 不必。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其实两喻是不纤也不陋的。不仅比喻的本身不陋,其含 义也颇耐寻味。也是新颖、别致而形象化的。 |
本查询共收集著名诗词六万余首。包括了先秦至现当代,四千余位中国著名诗词作家的代表作品。
先秦
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宋
辽
金
元
明
清
现当代
不详
相关热门:
赠李支使 | 牡丹 |
晚秋潼关西门作 | 南乡子 |
酬王秀才 | 送知己 |
齐天乐 | 水调歌头 |
赠陶山人 | 菩提寺上方晚眺 |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 百宝妆/新雁过妆楼 |
赋得寒蛩 |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 |
孤雁 | 今别离 |
夜行船 | 放白鹇篇 |
减字木兰花 | 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