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8月31日,涟水县人民政府作出一项决定,在涟城复建古代名胜卧佛寺及其妙通塔,并成立“涟水县妙通塔复建工作委员会”,总理其事。这一举措,深得涟水百万人民及海外涟水人的拥护与襄助。塔为佛教建筑,起源于印度,初名“窄堵婆”,又称"浮图、塔婆、佛屠"。其原意是"坟墓",是佛教埋葬佛体或佛教徒遗体的纪念性 建筑。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并随佛教的兴盛而遍布全国。塔是用作藏舍利(佛教徒的骨灰)和译经等,因而民间又把它通称为“宝塔”。 涟水的妙通塔和能仁寺自然都与佛教有关,但却与一般塔、寺有不同之处:一是由皇帝御赐名字和匾额,二是宝塔建筑结构工艺奇特。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卧佛娄道者的。娄道者,姓娄名守坚,宋初涟水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圆寂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其家住在丁湖岸边,约当 今红窑乡卧佛矶附近,父母为渔民,以湖为生。守坚生得圆颅广额,平顶大目,且生性皮顽,嘻笑无节,故幼时即被乡人称为“弥勒佛”。十多岁时,被父母送入县城承天寺剃度为僧,在厨房打杂。夏天围烘炉火,冬天沭浴冰雪,人皆以为颠僧。 传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五月初一,皇太子赵受益 降生后,日夜啼哭不休,御医束手无策,便张榜全国求医。娄道者应诏至汴京,治好太子夜啼症。并言太子为赤脚太仙下凡,将掌朝4 1 年。宋真宗赐其佛号“证因大师”,让他回涟住持承天寺。天禧五年 (1021年)冬,涟水军新任知军不信佛事,证因大师对徒弟说:“缘尽矣,当盘”。遂于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正月十一日午时侧卧仙逝。同年二月,宋仁宗赵受益接替皇位改元天圣后,诏令改承天寺为“能仁教寺”,赐证因大师谥号“蹈宝华如来”,并敕令在能仁教寺建塔纪念。天圣八年(1030年)塔成,钦赐匾额日“妙通”。 宋仁宗改承天寺为能仁教寺后,即将其整修一新。建有大雄宝 殿、卧佛寝殿,韦驮殿、藏经楼、观音阁等,气象雄阔,金碧辉煌。妙通宝塔,七级八面,巍巍32米,耸立寺中,直指蓝天。塔身通体皆由 砖石砌成,内中并无寸木支柱。底层留有北门可入内,循青石阶可 登至第四层,再搭梯上第五层。从第五层到第七层,必须出第五层 的门,从塔外近一米宽小径绕塔盘旋而上。第六层有门可进塔内。 第七层上面是塔顶,顶端是直径二米左右的圆平面,平面上置一个 直径近一米的大石墩,可坐2~3人。一般宝塔是不能登上顶巅的, 妙通塔却能曲折回旋地登峰造极,真可谓之“独步千秋”。 众所周知.一般宝塔皆有顶尖,而由皇帝敕建的用以保藏卧佛 舍利的妙通塔,却为何没有顶尖,只有一个大石墩?《雍正安东县 志》记载: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戌时(19时 ~21时),“地大震,有声如雷,从东北至,墙坏屋塌,十不存一二, 塔顶坠于地……。”原来如此,是强烈地震使塔的顶尖部分,从白矾石表面的大石墩上滑落下来,后人又无法再将其安装上去,便形成了没有顶尖的塔项。 十分遗憾的是,这座千年古塔,在1948年7月的战火中毁坏无遗。其原址位于今涟水酱醋厂院内。“中柱涟城半壁天,晓昏青锁万家烟。”昔日围封在能仁古刹之中的妙通塔,其伟岸的外形与重叠的楼阁,突出于整个城镇之上。它不仅增添了涟城的外貌特色,成为古城的标志,而且可登眺赏景,堪当游览胜地。事实上,这一法林中之胜迹,从它建成之时起, 就是涟水子民及宦游袍笏、骚人商旅的闲适之所。苏东坡、米南宫及历代漕抚、知府等“外人”的游足与题咏且不说,单是涟水学子和“乡贤”的诗文歌赋,就已洋洋大观了。试登绝顶,驰怀纵目:南看黄河,澄净如练,九折不回到东海;东望大海,波澜壮阔,万卷浊浪排空起;北眺苍梧,群峰叠翠,花果山藏水帘洞;西观运河,帆樯林立,沉沉一线穿南北。俯首四野,田禾如茵,随风涌碧波,农庄棋布,红墙绿荫中,更有那小溪、桃花、夕阳、牧童、村姑、商旅,妆点成一派恬静和谐、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 然而,待来日宝塔再现,当真个披风极顶时,其山、其水、其花、其草、其云、其风、其城、其乡、其男、其女、其红、其绿、其情、其思 ……,又岂是笔墨所能尽致的么?不过,这也并非紧要,因为妙通塔作为涟城的标志,它早已矗立在世世代代的涟水人心中。今日,涟水人将赋予宝塔以全新的生命,使它在美化涟水、建设涟水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特殊的功用,建立卓越的功勋。 妙通塔与月塔并称“姐妹塔”,重建后塔身八角形,塔高68.88米,地上7层,地下1层地宫,总建筑面积1719平方米。妙通塔出土文物被审定为国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