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遗址 |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扶风、岐山两县接壤处,保护面积24平方公里。这一带是周的发祥地,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迄今共已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出土数量多、铭文多、考古价值高著称,这里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周原是周室发祥之地。周原成为历史圣地,距今已三千多年。著称于世的周原遗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诗·大雅·绵》“古公直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朊朊,堇茶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记述的就是周部族在岐山脚下建邦立国的史实。周原遗址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周原文化瑰宝博大精探。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原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凤雏甲组西周早期宫室建筑基址发掘于1976年。基址位于京当乡风雏村西南,规模宏大,布局谨严,以门道、前堂中阶和过廊为中轴线,东西两边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规整的“廊院制”平面布局开我国建筑史上四合院风格之先河,前堂为主体建筑,是周王处理朝政、举行祭祀天地祖先和婚丧等典礼的场所,后室是周王和嫔妃居住之处。
在基址发掘中,先后出土金箔、玉器、瓦陶器等贵重文物万余件及大型陶质水管等建筑材料,特别是在基址西厢二号房间发掘出占卜用的甲骨21050片,其中有字甲骨293片。这是我国首次大批发现的西周甲骨文,其意义之重大不亚于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主要记载上起先周王季或文王,下至西周康昭时期的卜祭、卜告、卜年、卜出入、卜田猎、卜征伐和杂卜之事,为探索周文化的渊源,研究商末周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商周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1989年,在宫室基址周围航测发现岐邑(周城)遗址。古城呈南稍偏西方向,周长约1300米,全城总面积约945000平方米。凤雏宫室建筑基址恰在城内中心部位,即小孟鼎铭“王格周庙”之周庙,亦即先周之京宫;古城即先周京都岐邑。 自汉代以来,在周原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甚多,其中大盂鼎、毛公鼎最为著名,与外地出土的虢季子白盘、矢人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1976年出土的牛形尊等为目前国内所仅有。1975年出土于京当乡董家村土窖藏青铜器37件,其中卫簋、卫蚕、懒匝等均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长篇铭文,分别记载着西周以物换田、土地交换、诉讼判决、策命赏赐等重要事件,是研究西周中期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情况的实物资料。周原地区因之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免费 |
相关热门:
衡阳上封寺 | 洪崖书画院 | 九龙口风景区 | 关门山 | 龙泉寺 |
吉林市松花湖 | 阁院寺 | 南县──湘北明珠 | 百灵庙(吉祥湾) | 福州旗山森林公园 |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 未来世界 | 清真寺 | 将军渡 | 灵山自然风景区 |
中山故都 | 牛山 | 菩提寺 | 岱山湖 | 元阳箐口哈尼民俗村 |
担杆岛自然保护区 | 东西岩 | 雁荡山大龙湫 | 碣石 | 上海自然博物馆 |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