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 | 十乘观 |
释义 | (名数)乘者,车乘也,三谛之妙观,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于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相当),观为即空即假即中之不思议境也。盖佛陀与众生与草与木皆为三谛不思议之妙境,而佛陀高,诸法广,于我最近且简者,无过于阴妄之念。故特取之为所观之境也。此荆溪譬之以烧灸得穴。就此可知有两重之能所观者能观之智也,不思议境者,所观之境也,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此二者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故对所观之妄心,又有一重之能所,是以妄心观为不思议境也。指要钞譬之于槌与淳朴及砧三种。言槌与砧相望,则为一重之能所,此二者,望于淳朴,则更为一重之能所云。要之以能观之智慧之槌与所观之三谛之砧鍜妄心之淳朴。使为一念三千之妙体。是谓之观不思议境。示之则如图。即上根之人,以此一乘直到宝所也。二、真正发菩提心,此言中根之人,修第一乘,未得真证时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也。三、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乘尚不得真证时,更修静明之止观。善巧安住一心也。四、破法遍,此言于第三乘尚不得真证时,以一心三观之智慧遍破三惑之情执也,是因真证未发,有三惑之情执碍之故也。五、识塞通,此言于第四乘尚未入法性时。能识别何行相通入法性何相法性蔽塞,而存通破塞也。六、道品调适,此言一一调试三十七科之道品而以其中适于吾机边者入道也。此以于第五乘尚未达真性,先存之法门尚有我与不相应者故也,中根之人。至此第六乘,必发真证。七、对治助开,此言修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行对治事惑(修惑),以助开正道之理观也。此为最下根之人。在第六乘观行尚未进,以有迷事之粗惑为之障碍故也。八、知次位,此言已知修行之分齐,防增上慢之心也。九、能安忍,此言于内外之障碍安然耐忍也。十、无法爱,此言不爱著于已得之法,益进而入于法性也。即下根之人全修如是十乘渐得到道场也。##【图像: T0014.JPG 删减】 |
《佛学大辞典》是由近代无锡人丁福保先生转译日本真宗大谷派学僧织田得能著作《织田佛学大辞典》而成。
此书共收辞目三万余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譬喻”、“故事”、“仪式”、“图像”等。然后解释其辞义,徵引其出处。凡一辞有多义者,则依次列出,间亦作必要的考证而对翻译的重要专门名词、术语、人名、佛典等,则均注出梵文或巴利文,以便检阅原书。此外,全书还编有详细的辞条索引,颇便检索。
相关热门:
按指 | 宝女所问经 | 长者施报经 | 五浊增时 | 金刚身 | 团拜 |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 索 |
阿梨斯那 | 十二门禅 | 烦恼冰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 弭秣贺 | 伽车提 | 摩那斯 | 降魔相 |
天爱 | 九部经 | 诸欲 | 净经 | 唱萨 | 羯随 | 韦陀输 | 现行 |
正尽觉 | 方便力 | 对治悉檀 | 亲缘 | 马大师 | 堪忍 | 路伽 | 不动使者法 |
义立 | 至理 | 齐领 | 六度六譬 | 千二百意功德 | 痴慢 | 毗提诃 | 无漏路 |
实用查询工具_网址收录_网站收录_网址导航 © VE网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
这是一个收录好站,站点外链,信息发布,实用查询,网址导航的平台,免费收录各类站点
免费快速发布信息,为你提供房产、招聘、商务、团购、服务、二手、数码、车辆、周边游等海量分类信息,充分满足您免费查看/发布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