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名 | 夏季药粥健脾开胃 |
内容 | 夏季药粥健脾开胃 中医认为,脾主湿,湿为夏季的主气,加之夏季气候炎热,汗出增多,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退,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纳呆滞,肢软乏力现象。故夏季食补重在健脾利湿,开胃消食,而药粥疗法,既可补充气候炎热丢失的水份,又可护养脾胃,寓药于食,可谓一举两得。 炮姜白术粥:炮姜6克,白术15克,糯米30克,花椒、大料少许。将上述四药布包,先煮20分钟,纳入糯米,煮至粥熟,去药包服食,每日1剂。可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大便溏泄、脘腹胀满、四肢无力等。 山药大米粥: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大米淘净,与山药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共煮为粥食。山药既是一味补益性中药,又是日常佳蔬,早在《本经》中已将其列为“上品”药材, 《本草纲目》言其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扁豆荷叶粥: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荷叶1张,大米50克。先取扁豆煮沸后,下大米煮至扁豆粘软时,下荷叶、冰糖,煮20分钟后即成。可清暑利湿,和胃厚肠,适用于暑热感冒,肢体重困,大便溏薄,口苦尿黄等。《本草纲目》言其“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 治中宫病,清暑除湿而解毒也”。 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大米200克,调料适量。将豆、米淘净,先取赤豆煮沸后,纳入大米煮至粥成,调入食盐、味精服食。可健脾利水,适用于脾胃亏虚,肢软乏力及水肿病、脚湿气等。本品甘能补脾,性善下行而利水,为滋养性食疗佳品。 苡米粥:苡米50克,白糖15克。将苡仁洗净,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白糖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续30天。可清热利湿,适用于湿困脾胃,口苦粘腻等。苡仁是一味名贵中药材,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祛湿除痹,清热排脓,通淋止泻之功。 |
喝粥的好处
1.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2.增强食欲,补充体力。生病时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泽鲜艳又开胃的事物,既能促进食欲,又为虚弱的病人补充体力。
3.防止便秘。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预防感冒。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
5.防止喉咙干涩。对于喉咙不适、发言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6.调养肠胃。胃功能较弱或溃疡患者,平日应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很适合喝稀饭调养肠胃。
7.延年益寿。喝粥可以延年益寿,五谷杂粮熬煮成粥,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对于年长、牙齿松动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养生的最佳良方。
相关热门:
糯米莲子粥 | 三米桂圆粥 | 加味芦根粥 | 高粱粥 | 银花粥 |
阿胶龙骨粥 | 芹菜粥(一) | 竹叶粥(二) | 生地枣仁粥 | 芦笋粥 |
肉桂粥 | 春季养生十大药粥 | 胡萍粥 | 糯米小麦粥 | 冬瓜鲤鱼头粥 |
乌雄鸡粥 | 蔷薇花粥 | 糯米内金粥 | 糯米固肠粥 | 山药乌鸡膏粥 |
加味金樱子粥 | 人参莲子粥 | 参芪白莲粥 | 高良姜粥 | 银耳樱桃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