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中草药:

 

草药 蓝锡莎菊
内容

蓝锡莎菊
(《云南中草药》)

【异名】苦参(《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蓝锡莎菊的根。

【植物形态】蓝锡莎菊
多年生草本,高约45厘米。主根圆锥形,分叉并生子根,其上着生细须根。茎直立。叶互生,叶形变化较大,卵状较形,长4~8厘米,宽2.5~6厘米,有时羽裂或全裂,裂片1~-4枚或更多,叶缘有不规则锯齿:叶柄有凹槽,基部扩大。圆锥花序呈伞房花序式排列,总苞常较宽,平滑或有小粗毛:花冠蓝色。瘦果狭窄,逐渐收缩成1短喙。
生于山野疏林草丛中或栽培。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秋冬采集,切片,晒干。

【性味】①《贵州草药》:"辛微苦,平。"

②《云南中草药》:"苦,平。"

【功用主治】清热消炎,健脾和胃,上痛。治胃痛,肠胃炎。菌痢,食积饱胀,水肿,湿疹。

①《贵州草药》:"消食积饱胀。"

②《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止痛。治食欲不佳,胃痛。"

③《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治胃痛,肠胃炎,菌痢,水肿,湿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为散,3~5分。

【选方】治食积饱胀:蓝锡莎菊五钱。兑淘米水服。(《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等引起的胃痛,有止痛效果。多在15~30分钟内见效,有效时间能持续4小时左右。用法:苦参洗净晒干,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1克。日服3~4次,每次3~4粒。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相关热门:

棕榈 鸭儿芹根 蒜梗 茄稞虫 狗头骨
梨木灰 虎头蕉 波罗蜜核中仁 紫石英 旋覆花
松叶 狗泡草 槲实仁
紫参 杏子 蒴所 漆姑草 狗狗秧
老君须 胡颓子 竹叶 小叶桑 水翁皮

中草药全列表


[ VE网 ]

陕ICP备075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