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方 | 莱菔酒(二) |
内容 | 莱菔酒(二)——(鼻衄) 鼻衄又名“鼻中出血”、“鼻衄血”。若鼻中出血不止,名为“鼻洪”。该病主要因肺热上壅、胃热熏蒸、肝火偏旺、头风、伤酒肺胃积热、肺肾阴虚、浮阳上越以及外伤等原因所致。肺热上壅者,症见鼻衄而鼻孔干燥;胃热熏蒸者,症见鼻干口臭,烦渴引饮;肝火偏旺者,症见头痛眩晕,目赤善怒;头风鼻衄,症见血出如注;伤酒肺胃积热者,鼻出血不止,苔黄气粗;肺肾阴虚者,症见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咳嗽少痰;阴虚浮阳不潜上浮而越者,名日格阳鼻衄,症见六脉浮大无力、两尺犹弱。以下两种药均以莱菔子入酒为药,莱菔子和胃下气,化痰消食,对于食积胃火上熏所致之鼻衄可能效果更为理想。以下二方可以互参。 (《普济方》) 【配方】莱菔。 【制法】上莱菔不拘多少,每细剉一合,用酒一盏,先煎令酒百沸,再下莱菔,再煎一两沸。 【主治】大衄不止。 【用法】俟温滤去滓顿服。 |
中国民间酒方是一种古老而常用的药加酒配制方法,甲骨文"鬯其酒",指的就是用百草酿制的药酒。酒是良好的有机溶媒,药材中许多不易溶解的有效成分在酒中能充分析出,从而增强疗效。同时药材浸泡在酒中制成药酒,可以长期保存,便于使用。内服、外用均可。药酒主要用于补益健身、滋补壮阳、祛风止痛和跌打损伤等方面。酒制可增强药物的补益作用,使其补而不腻,更好的发挥药效。但是,无论何种药酒,凡阴虚火旺、孕妇、未成年者应慎用,切不可过量饮用,以免起到相反作用,合适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