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水利建筑史上的伟大工程、珍贵瑰宝,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通济堰,始建于梁天监四年(505年)距今已1500周年了。通济堰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据沈国琛《通济堰》载:“南渡后,汶上赵学老分宰县事,深羡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赐名“通济”以美之……”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西南25千米的瓯江与松荫汇合口附近的堰头村,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每天能拦入堰渠20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三万多亩粮田。 据王廷芝《通济堰志》明代碑文说: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司马詹、南二氏始为堰,“是岁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一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南山绝溪北,营之乃就。”此说虽颇具神话色彩,但奇遇启迪,造就的拱型坝体切是古人在我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不朽杰作。不但名垂我国水利史册,荣据浙江古水利工程建设之最,而且领先国外同类水利工程,据悉,国外最早的拱坝为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通济堰拱坝比爱尔其拱坝和邦达尔多拱坝的历史要早1000多年。 该拱坝最初为木筏结构,每年都要整修,修工费材。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郡人参政何澹“为图久远,不费建筑”,请来南昌高级石匠,请旨调来朝廷3000兵马,将木坝改为石坝,从而奠定了拱坝的坚实基础。拱型坝体北端设有净空为2米的木叠梁两孔排沙门一座和概方木启闭,净空为5米的过船闸一座,用于排泄沙砾及过往船只通行。自何澹重修后的通济堰至今已800年,坚如磐石,充分显示了当时水利工程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其功不可没。 通济堰风景秀丽,古迹多处,是供人们观赏、游乐和休憩的好处所,源头堰头村,群山环抱,古樟弥盖,翠竹簇簇,堪称山清水秀。村后“三洞桥”右上侧建有一座“八角艇”又名“文昌阁”,文昌阁上方有一座横卧在通济堰上的小木桥,另有一番“小桥流水”的风韵。大坝西侧建有一座詹南司马祠,俗称“龙庙”,祠内保存着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碑刻16方,记录着历代修建情况及堰规、堰图等。宋代处州太守、诗人范成大,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等文人墨客都为通济堰树过碑,撰写过文章。 在堰头村北面的凤凰山,西侧的轿马郑村及南面的平地,三角鼎立着南宋参知政事何澹及其父亲何偁,弟何涤,儿子何处仁,亲翁王信九座雄伟壮丽的墓园,坟堂前当年曾伫立着石将军、石马、石羊、石狮、石虎、石犬、石牛等雕件,拱卫着通济堰。 通济堰大坝是世界已知最早的拱坝,其大坝的建造应用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和先进技术: 1、坝址选择合理。大坝距离松荫溪与瓯江的汇合处甚近,在洪水期,大坝受到瓯江回流的自然顶托作用,减弱了坝上洪水对大坝的抗力,增强了大坝的抗力。早在1500年前就能在宽过250米的松荫溪上成功地建造拱坝,这在我国水利史和力学原理应用上史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2、石函引水桥历史悠久,设计科学,竹枝状灌溉网布局合理,效益不衰。实际利用价值和文物价值极高,千余年来渠水通畅无阻,不需岁岁疏导,总体布局始终未变,充分表明其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分支析派(迂回23公里,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条)的科学性。在堰渠道上所建造的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桥洞”,其高超建筑水平和科技水平及实用价值堪称世界一绝,1991年中日农耕江南民俗考察团日方团长福田先生曾站在“三桥洞”上赞叹说:“当世界上尚无立交桥时,中国人民在这山乡已建造了水的立交桥。” 3、有完整的堰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经营体系,这是古代水利管理的杰出成就。通济堰现存历代碑文16方,记载这堰规水系图、历代整修、官府告谕等历史文献,其中南宋范成大《通济堰规碑》和南宋初年《通济堰图碑》及水系图碑,都是研究通济堰历史和管理制度的最珍贵水利文物和实物资料,以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价值。 4、《通济堰志》作为古代地方性水利工程的专门志书。《郡守吴公重修通济堰记》等重要文献时载入《处州府志》和《何氏宗谱》的重要史实资料,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价值。 5、通济堰是浙江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浙南极负盛名的文物古迹之一。1961年被浙江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又经省政府重新公布。2002年6月国务院又公布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其效益和功绩、公德不衰,正如碑文所云:“公守斯士,忧民之忧;勤劳民事,德泽长流。灾侵不及,岁获有秋;甘棠遗爱,仁绩永留!” 奔腾不息,利国利民的通济堰,你将盛载人们的希冀,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潮流,更加美丽多姿,永葆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