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公祠 |
陆公祠,位于盐城市区儒学街陆公祠巷6号,为“三进两厢”式古典建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4平方米,是纪念南宋末年左丞相陆秀夫的祠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陆秀夫,字君实。一字实翁,祖籍楚州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今建湖县建阳镇),出生于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三岁时随父母迁居京口朱方镇 (今丹徒县境),后在鹤林寺从乡人二孟先生读书,聪明好学,才思敏捷,曾写过一首有名的《题鹤林寺》诗: 岁月未可尽,朝错屡不眠。 山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 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 寺门久断扫,分食愧农贤。 诗中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陆秀夫就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厚感情。 15岁时,陆秀夫回故乡盐城县乡试,得贡生,补太学谍,18岁魁省元,宝佑四年 (1256年),21岁时,与文天祥同榜登进士。 其时,南宋名将、两淮制置安抚使李庭芝镇宁扬州,慕陆秀夫才名,聘为幕僚。陆秀夫沉着机智,办事干练,深得李廷芝器重,不久即升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又擢升为参议官。咸淳九年(1273年),元军攻破了坚守6年之久的襄阳和樊城,打开了长江的门户。次年,元军由汉水入长江,顺江东下,丞相贾似道仍擅权误国,各地守将毫无斗志,不战而降,沿江重镇相继落入元军之手,德佑元年 (1275年),元军水陆并进,深入江浙腹地,常州、苏州、建康 (南京)相继失守。淮南官吏纷纷弃职逃亡,而陆秀夫及其幕友仍坚守,积极备战。李庭芝见其忠义可嘉,就保荐入京,任司农寺丞,不久又升迁为宗正少卿兼起居舍人,次年再次晋升为礼部侍郎。 德佑二年 (1276年),陆秀夫奉命和刑部尚书夏世林、兵部侍郎吕师孟一起出使元营一年。在与元使谈判中,陆秀夫坚持民族气节,威武不屈,严辞拒绝元使提出的屈辱条件,和谈“不成而返”。五月,元军攻陷临安(杭州)。恭宗赵礘和太后谢道清率百官奉表出降。陆秀夫谐同苏刘义等人由海路追随幼主广王、益王温州,并派人召集重臣陈宜中、大将张世杰,共同拥立广王在福州称帝,史称端宗,改元景炎。陆秀夫任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此后,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次第恢复一些失地,国势一度趋向好转。景炎二年 (1277年),元军水陆并进,迅速占领广东全境。九月,陆秀夫奉端宗,偏安潮州浅湾,后又将南宋朝庭迁上船队,仍然坚持抗元斗争。次年四月,十一岁的端宗在舟中得惊风病死去,群臣悲观失望,皆欲散去,陆秀夫振臂疾呼:“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以一旅(500人)一成 (方10里)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耶?于是拥立八岁的益王为帝。这时,陆秀夫进为左承相,与太傅张世杰,少保文天祥共秉朝政。祥兴元年六月,迁海上朝庭至广东新会县以南的厓山海面,仍艰难地坚持抗元斗争。此时的陆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有力地支持张世杰、文天祥的军事斗争,多次挫 败元军进攻,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南宋政权。 |
相关热门:
北京中山公园 | 通教寺 | 青龙峡旅游度假村 | 沧浪屿 | 钵池山公园 |
班戈 | 龙湾公园 | 采石风景区 | 拉萨色拉寺 | 孔庙 |
牛岭 | 浅水湾 | 西湖黄龙吐翠(新十景) | 日照市群众艺术馆 | 鳌园 |
第二海水浴场 | 延安黄帝陵 | 太平寨 | 聂士成殉难纪念碑 | 梅州人境庐 |
四岭风景区 | 南泉 | 战国秦长城 | 洱海 | 云麓宫 |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