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旅游 |
苏州,古代名称有句吴、吴、会稽、吴州、吴郡、平江等,隋置苏州,延称至今。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 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在古代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当代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苏州的绘画、书法、篆刻流派纷呈,各有千秋;戏曲、医学、建筑自成流派,独树一帜。苏州的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工艺品闻名中外。 在改革开放春风下,古老的苏州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确立了“科教兴市、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两大优势,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才、产业、环境等新优势已见端倪。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现辖沧浪、平江、金阊、虎丘、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等8个区和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总人口578万人。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望虞河、娄江、太浦河等连接东西,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镶嵌其间。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特产有产大米、棉花、油菜籽、香粳米、鸭血糯和太仓白蒜;特产柑桔、枇杷、板粟、梅子、桂花、茶花、碧螺春茶;太湖银鱼、莼菜、珍珠和阳澄湖大闸蟹闻名遐迩。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文坛贤能辈出。评弹、昆曲、苏剧被喻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戏曲之母”;评弹是用苏州方言表演的说唱艺术,已在江、浙、沪流传了300余年。苏州的工艺美术闻名中外,苏绣与湘、蜀、粤绣同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绣”;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刻齐名,世称“南桃北杨”;苏州的缂丝、雕塑、宋锦、玉石和红木雕刻等工艺品,各有千秋,巧夺天工。 2005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新增注册外资15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实际利用外资(按原口径统计)60.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107家落户苏州;进出口总额超过14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出口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全市新增注册私营企业2.1万家,个体工商户1.83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上缴税收、完成投资额分别占全市的29.5%和30.4%。 在加快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76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3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10.6%。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120.92亿元,人均储蓄存款3.5万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0.11万辆,比上年增长35%。
|
相关热门:
森林动物园 | 动物园 |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 | 柳州程阳风雨桥 | 积道山 |
古墓博物馆 | 东郊公园 | 西施洞 | 开福寺 | 西墅 |
藏寨 | 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 | 蓬莱水城 | 千佛阁 | 西夏帮玛峰 |
杨柳青森林公园 | 三亚湾 | 伊犁旅游 | 中国历史博物馆 | 大地湾遗址 |
昭陵 | 戴云山 | 东北虎林园 | 汉桑城 | 石篆山 |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