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史迹斑驳的吴淞口,《中国青年报》评出的十大新闻人物,海军上校、中年作家杨德昌的心潮难平。
当年,帝国主义列强正是从这里把一箱箱鸦片运进上海,流向各地,又把一船船白银、茶叶从这里运出中国的。
古老的中华民族已被海风吹拂了五千年,可五千年的海风似乎并没把有些人的海洋意识唤醒!
某教育基地曾对5万多名大中专学生做过一次"国情"知识测验,99%的人认为中国的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80%的人认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只有一个,那就是黄河的"腰"部。
有家博物馆的讲解员先后向3万多名小学生提过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共和国的版图像什么?"像一只雄鸡!""还像什么?"参观者一片默然。
这不能怪学生,因为从小到大老师都是这么讲的。但是,身为龙的传人,不知道我们还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不知道雄鸡形状的版图外边还有一个蔚蓝色的鸡巢。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认识误区!
杨德昌的眉头拧紧了:中华民族曾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指南针的发明用于航海,唐宋时期发达的海外贸易,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可是,到了近代,由于统治阶级政治腐败,昏庸愚昧,闭关锁国,厉行海禁,使我国的海洋事业大大落后,海洋防卫日渐空虚,从鸭绿江口到曾母暗沙的万里海疆,成了强盗刽子手们用坚船利炮杀向我们的坦途。导致国破家亡的近500次外族入侵,就有470次来自海上!
一天夜里,杨德昌怎么也睡不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他难以安寝。21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唤醒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增强全国人民的海洋观念,已显得非常紧迫!
原本到吴淞军港体验生活的杨德昌,此时已无心再修改他那3部分别起名为《冷海》、《热海》、《母亲海》的长篇小说初稿,他想把原先建在吴淞军港岸边的那个"长江"舰纪念馆扩建成海军博览馆,大张旗鼓地宣传海洋,宣传海军和海防,为把龙的故乡建设成21世纪的海洋强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巧的是,杨德昌的设想与东海舰队党委原定计划竟不谋而合。1991年8月,舰队党委一纸命令,使杨德昌、徐瑶琪等16名官兵,成了海军上海博览馆的创始人。 江主席为他们题馆名 杨德昌把筹建博览馆当作他新的宏篇巨制精心构思创作,他一心想把18000公里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刻进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总体设计图很快被东海舰队政治部批准。全馆干部立马北上南下,东进西出,辗转万里海疆。查阅资料,翻拍照片,征集文物,收购展品,一个个如同旋转的陀螺,没日没夜地忙碌……
博览馆的一、二期工程终于进入布展这一最后冲刺阶段。三伏酷暑天,杨德昌、徐瑶琪和部属们天天浑身汗湿地大干。半个月不出展厅,十多天没好好冲过澡,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三四天连轴转几乎没有睡什么觉,直弄得大伙生物钟全乱了套。干着干着,杨德昌竟手扶展板站着睡着了,部下徐瑶琪、杜乃成、丁一鸣、薛加宏等十几员干将也 一个个横七竖八地倒地便睡,活像一堆沙丁鱼。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征战,一座目前国内海军史料最翔实,展示格局最完善的海军博览馆,终于在自古兵家瞩目的吴淞军港边巍然矗立!
遥望博览馆大门,便令人顿生诗意。这是一座匠心独运、构思新颖的浅灰色花岗石建筑,简洁、明快,气魄恢宏。右侧门柱酷似风帆,左侧屋脊矗立着四根形同舰船烟囱的圆柱,连接左右的是一道状如核动力舰体的门梁,象征着中国海军从远古驶来,利箭般射向大洋。
走进馆门,迎面是飘扬的旗帜衬映着的H型花岗石雕塑,H的横档上悬吊着一把硕大的金钥匙,召唤人们打开海洋和海军知识的大门。
主体展览馆是一座宏大的拱形建筑,内设四大展厅。馆藏海军、海洋历史资料图片3000余幅,实物1000余件,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第一展示厅是中国历史展,分A厅和B厅。A厅展示中国古代海军的历史,B厅展示中国近代海军的历史。第二展示厅是东海舰队简史展。东海舰队是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它的历史显示了中国海军在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不断发展壮大,走向现代化的光荣历程。第三展示厅是海洋奇观展,这里揭示了诡谲瑰丽的海洋世界,蔚然大观的海洋珍宝,让人一饱眼福,真是趣味盎然,引人入胜。第四展示厅是世界海军装备展,介绍了世界海军常用新型舰艇、飞机,堪称舰模航模的总汇。
除主体展览馆外,海洋艺术馆俨如一座艺术宝库。逾千件海洋艺术绘画、雕塑、陶瓷和贝雕、木雕、蜡染等实用工艺美术作品,灿若群星。厅外还有一座海军轻型舰艇展坪,曾经参加过海战的鱼雷艇和海岸炮组合成钢铁与荣誉的交响。
1992年11月21日,博览馆开馆的第四天,正在上海视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一听说有这么一个博览馆,立即欣然前往---海洋观、国防观、爱国主义教育时时牵动着总书记的心。江主席认真听取了有关同志的汇报,兴致勃勃地仔细观看了各个展厅,语重心长地对上海市和东海舰队的领导说:"你们要把这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国防观教育的基地,要组织上海市处以上干部都来这里看一看。"当陪同的东海舰队政委连耀庭中将请江主席为博览馆题名时,江主席欣然提笔,"海军上海博览馆",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挥而就。
几代人的世纪之梦---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江主席的视察,给了上海市和东海舰队领导极大的鼓舞。他的重要指示,把海军博览馆的地位、功能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爱国主义、国防观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军地领导很快达成共识。双方决定充分发挥吴淞军港的地理优势和海军博览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馆内联合创办一所海军少年军校。
1994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45周年的纪念日。上海市人大主任叶公琦、东海舰队政委连耀庭中将共同掀起了蒙在"上海宝山海军少年军校"座牌上的红绸布,以谢丽娟副市长为名誉校长的少年军校迎来了建校后的第一批学员。时隔不久, 海军上海博览馆被市政府命名为首批青少年教育基地。
从此,海军上海博览馆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来了,来了,近水楼台的上海市各级领导捷足先登,陆续到这里参观、寻根、过"军营一日"。陈至立副书记还率领全市各区县有关负责同志到馆里现场办公,当即决定拨款集资400万元,在博览馆内建一栋多功能海军少年军校驻训楼。这位富有魄力和远见的女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如果说东方明珠是我们上海物质文明建设的标志工程,那么海军博览馆就是我们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工程,精神文明建设不是虚事,而是实事。"
来了,来了,170多位将军和数万名三军官兵陆续向这里走来。他们在这里驻足、沉思,举手宣誓:老一辈跟着毛主席打下了江山,我们新一代一定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精练武艺,保卫祖国,统一祖国!
来了,来了,一批批大中小学生陆续到这里接受教育,参加军训。大学生们沉思着从这里走出,在100多场"海洋世纪与国防观念研讨会"上宏论叠出,前后推出数万篇雅文华章。
看到人民海军从黄水走向蓝水的艰难历程,中国新闻协会的老同志四处呼吁,"一定要大力支持海军建设"。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家们感慨万分:"海洋不是护城河,没有牢固的海防,怎会有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
凡在博览馆参观的炎黄子孙,没有哪一批观众不提出要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人民海军而出力!最令人动容的是孩子们的纯真。女讲解员介绍到人民海军的装备部分了,当听说有的装备因经济尚有困难不能制造时,一个小男孩大声说:"我有钱!"说着,从口袋掏出一张10元人民币。"对,我们有钱!"这时,在场的同学们纷纷伸出小手,手里攥着1元、2元、5元……童声高喊"为海军出力!"讲解员忍不住热泪盈眶:"同学们,先把钱收起来。你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卫祖国海防!"一天,博览馆领导收到一封没留地址和姓名的信,里面放着一张一百元人民币,上面工整地写道:"历史自我地述说,现实向我们高呼,未来向我们召唤,中华民族一定要有强大的海军,……献上一份对祖国海洋的爱心,也献上我们的忠诚。"
耳闻目睹这片沸腾的"热海",东海舰队领导心头更热了,馆长杨德昌、副馆长徐瑶琪的劲更足了。他们已在筹措下一步的工程:建海军兵器馆、海军科技馆、水族馆、海洋文化长廊,塑20多位海军名人雕像……
他们要让更多的人热爱海洋,热爱海军,热爱海防。
他们坚信,随着海洋意识、海防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日益增强,我国的海洋事业必将得到空前的发展,一个海洋强国必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军委主席欣然挥毫为博览馆题写馆名。
上海宝山海军少年军校在博览馆前举行开营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