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陵 |
二帝陵,是我国传说中的上古时代“五帝”中两帝王--颛顼和帝喾的陵墓。位于内黄县南约30公里的三杨庄村西3里许,硝河西岸的大沙岗。其范围大约有6平方公里。
颛顼,号高阳氏。《史记》记载:“上古时少昊之前,天下号象其德,颛顼之后,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即所兴之地,因以为号焉。系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自幼聪敏,才智超人。15岁佐帝政,20岁即帝位,在位78年。他重视人事治理,实行人神分职,奖励农业生产,注重四时五行的教化,耕作不违农时。因而北于幽陵,南至交址,西至流沙,东至蟠木,凡动静之物,大小之神,莫不砥属。享年98年岁,葬于顿丘(今濮阳、内黄一带)门外广阳里中。 帝喾,号高辛氏。《史记》中说他“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他制定了弦、望、晦、朔历律,激励人们耕狩,教化人们节材利用。在他的区域内“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社会安定,福泰康宁。享年105岁,葬于顿丘城南台阴野中。 炎黄子孙为了追祭先王之德,在陵前为之建庙立碑,以示敬仰,其庙完成称之为“高王庙”。据当地老人谈:原庙宇坐北向南,有大殿五间,左右均有配房,正南有山门和神道,偏东南侧有碑林,约200余通石碑。《河南通志》载:“二帝陵,有庙在土山上,距滑县东北七十里。唐太和四年立,宋乾德六年修,金大定七年析开州境,归于滑县。”另外,《皇览冢记》、《山海经》、《水经注》《宋历·祀记》等都有二帝陵和庙的记载.清末宣统年间,不幸被龙卷风携沙复盖. “二帝”之功勋,历代为之传颂。唐、宋之际,每年春秋两季遗官告祭。封建帝王改元之时必祭。《宋史·祀志》载:“微宗正和二年,定历代陵寝,祭高阳、高辛于澶”。《明史·礼志》:“洪武四年,谕中书省,考历代帝王陵寝,礼部定滑州祭颛顼、帝喾二帝陵。”明嘉靖和万历皇帝每三年必有一祭,或祭后立碑,或祭时谕文,均尚有遗物可考。明崇祯六年,在二帝陵前立过《御祭二帝陵碑》。清代帝王祭碑多已成林。乡有拜祭,更为频繁,每月逢八必来顶礼拜祭。特别每年农历三月初八,群众往来参祭者,难以计数。久而久之,高王庙形成了一个古庙会。当然,这仅仅是传说和民俗,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相信二帝陵会有新的发现,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参观和游览。 |
相关热门:
唐一岑墓祠 | 镇南关起义遗址 | 歌乐山烈士陵园 | 神龙穴 | 西山风景区 |
衡阳藏经殿 | 云蒙山森林公园 |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 | 空厢寺 | 中国农民城洪庙 |
嵩山嵩阳书院 | 太阳岛公园 | 万柳堂旧址 | 东磊风景区 | 西梁山 |
中山岭南水乡 | 秦始皇军事直道 | 汉中南湖风景区 | 万峰林 | 布久喇嘛林寺 |
哈拉新村 | 白节山海域 | 晋祠公园 | 天津天成寺 | 冯玉祥墓 |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