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网
景点查询:
贝壳堤

    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天津陆地堆积平原中自陆向海排列有Ⅰ、Ⅱ、Ⅲ、Ⅳ四道贝壳堤,与现代海岸线大体平行呈垄岗状不连续分布,代表了四个时期海岸的位置。距今1万至5000年发生的海侵,天津平原大部份被淹。以后海面回降,河流冲积,逐渐成陆。贝壳堤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留下的遗迹,为天津海岸带颇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类型,也是渤海湾古海岸的遗迹,反映自陆向海方向的岸线变迁。堤上贝壳种类丰富,多为潮间带或浅海泥沙海底软体动物的现生种属。堤高0.5~5米,宽几十至几百米,长数十米、上百米或延伸百余公里。其横剖面顶部上凸,两翼减薄到尖灭。 
     
    第Ⅰ道贝壳堤分布于冲积平原西南部,大港区沈青庄至黄骅县苗庄一线,距现代海岸22~27公里,贝壳种属反映的环境为滨海河口内湾软泥滩沉积,是距今5200~4000年的古海岸线。 
    
    第Ⅱ道贝壳堤分布于冲积海积平原西部,张贵庄至巨葛庄一线,呈南北走向或北西至南东走向断续垄岗状展布,贝壳种属反映泻湖一滨海生态环境,为距今3800~3000年前的古海岸线。堤上发现有西周和战国文物。 
     
    第Ⅲ道贝壳堤分布于冲积海积平原东部,军粮城至马棚口一线。距现代海岸0~20公里,规模宏大,连续性好,以贝壳及其碎片为主,反映泻湖海河口生态环境,距今2500~1100年形成。堤上发现战国、汉唐文物,即东汉初年至唐代之间的古海岸线。 
     
    第Ⅳ道贝壳堤靠近现海岸,分布于海积平原东部特大高潮线附近,走向大体与现代海岸一致,在岐口与第Ⅲ道贝壳堤汇合。以贝壳及其碎片为主,贝壳种属反映潮间带环境,距今700~500年形成,明末清初堤上已有人居住。 
     
    1984年12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贝壳堤自然保护区。


相关热门: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南津关 桂林海洋世界 中信度假村 西双版纳旅游
郑州商代遗址 上海博物馆 神风龙宫 仓颉墓 崇明前卫村
虎形山 伏魔大帝宫 洛阳山陕会馆 包头渡口 南门楼
肇庆龙母祖庙 白溪自然保护区 晋祠公园 耦园 大池湾遗址
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水母宫 先农坛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 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
[VE网]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