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她的上海公寓 |
张爱玲在上海的公寓旧居,坐落在静安寺附近一个热闹的十字街头,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
那是一幢被粉刷成粉色的大楼。这种粉色已经陈旧得有些发黑,像被遗忘了的、因为已经过期而显得发黑的粉饼。粉色的墙面上镶嵌着咖啡色的线条,使这幢大楼看上去愈发古旧。 两边对称伸展出来的阳台仍然排列出一种平和的节奏感,楼前一排梧桐又长出了鲜嫩的绿叶,生机勃勃地在春风中摇曳。 这幢七层的西式公寓大楼坐东朝西,当时称为爱丁堡公寓(Edingburgh House)。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曾经在51室住过,1942年从香港回上海后,她与姑姑一起搬进了65室(现在为60室),直至1948年。张爱玲非常喜欢这里的居住环境,她说:“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 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这幢大楼如今也成了读者景仰、文人垂注的处所,大门边最近还挂上了一块大理石牌子,上面写着“市级建筑保护单位”几个字。 大街上过路的行人,如果读过张爱玲的,总会驻足而视,眼神中有几分敬仰。有时,一些着装像台湾、香港或者新加坡的女孩子三五成群地围着大楼转悠,拍照留念。 大门通常是虚掩的,轻轻推开,昏暗的门厅里坐着一位中年女子,电梯管理员,老式的奥斯汀电梯内漆上了绿色的油漆,有点刺眼。 电梯将你送上六楼,这里就是当年胡兰成求见张爱玲的地方。张爱玲没有开门,因为她通常不见生人。胡兰成敲门不应,从门缝下塞进了一张纸条。 张爱玲和胡兰成在这里相恋相爱。她爱得如火如荼,如梦如醉,甚至顾不上胡兰成正在为日本人做事。她爱得伤心、伤情,以至胡兰成逃离她的感情世界时仍不能自拔。她曾对胡兰成说:“我将只是萎谢了。” 1946年11月,东躲西藏的胡兰成悄悄回到上海,在这里住了一个晚上。当时,他们的感情已经处于决裂边缘。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向她道别,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涕涟涟,哽咽中叫了一声“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整幢大楼弥漫着老房子特有的霉味空气,仿佛也在如泣如诉地回忆着那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
相关热门:
天都山石窟 | 气象树 |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 银川多宝塔 | 新世纪步行街 |
埃格麦里央达古城 | 四烈士纪念碑 | 五指石 | 石膏山 | 须弥山石窟 |
磐陀石 | 湛江军民堤与金沙湾 | 吐鲁番坎儿井 | 沽水福源度假村 | 海上天湖三都澳 |
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 | 连州地下河 | 千佛崖 | 三湖风景区 | 凤阳明古楼 |
佛山冰玉堂 | 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 齐堤 | 天山石林 | 栖霞宫 |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