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硿洞 |
龙硿风景区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飘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龙崆洞四周群山环抱、修竹茂密、云海飘缈,俨然是一个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瓦白墙的亭台水榭式建设──龙吟山庄。四周青山翠竹石岩相抱,如一漏斗,真有种世外桃源仙境的韵味。从山庄出来沿水泥路过双龙柱门拾阶而上,有一空阔地,前方一牌上书福建省领导张家坤题词─“华东第一洞”,左边一块游览路线示意图牌,右手边便是我们向往已久的龙石空洞入口了。洞口上方,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先生飘逸遒劲的题名“龙崆洞”三个字赫然在目。入洞口处石壁上青苔碧绿喜人,四周森然危岩,气势宏大。刚入洞口处石壁上青苔碧绿喜人,迎面而来的三色门转到洞口顶壁上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据说该洞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台湾部分爱国民众的根据地。这三色门把洞口一分为三,中间黄色为平安门,左边为幸福门,右边为发财门。进入三色门,抬头见右手壁上平坦开阔如一张大床的石洞,顶上有石状若睡枕人称仙人床,传说游客在上躺一躺可保平安长寿,再往前行,几步开外便有一憨态可掬的豸石、碓嘴岩悬在眼前,在灯光的打照下显得格外瑰奇。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往前走,便是很多景点都会有的“一线天”。 然而这“一线天”却有点神奇,仰头不见天,亦不见阳光,只见一齿状豁口罩一团迷蒙的折射光,担负着全洞的采光通风的重任,也增添洞里的神秘气氛。再往前走,一幅气势宏大的大自然手笔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旭日东升图。岩石错落有致,加之灯光映射,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神智为之一震,在惊叹自然伟力的同时,不由令人想起李白的诗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鸣。” 在啧啧称叹中我们转到洞内的第一大洞。脚下是一开阔的仙人梯田,水面晶莹清澈,田埂蜿蜒,梯次清晰,水波潋滟,映着红日白云,让人神思遐飞。仙人田田端隆起一卧石,状若一大一小两只凫水耕牛,互舐休憩。往上的石壁顶红色灯光处是一柱巨石,仿佛《西游记》里的定海神针,撑开上下两片石层。洞极开阔,可纳千人,据说六、七十年代当地百姓曾于洞内开大会、放映电影,不仅通风,而且晴雨不愁冬暖夏凉呢。出了大洞,便真的遭遇《西游记》里的孙猴头撞石壁、白龙马、唐僧拜佛,还有那癞蛤蟆吃天鹅等栩栩如生的诸多石岩,洞内大小石钟乳千姿百态,石幔、石花、石笋、石盾,不一而足,亦幻亦真,直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啧啧连声,真可谓七情六欲皆备,瓜果稻飘香。 传说这与雁石镇得名的那只河中雁有段美妙的姻缘呢。到下层洞门,此时小径已至分岔口。岔口侧有一据说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嶙峋洞内若有光,但不见底。右边有几个景点,未完全开发可略作探险,左边还有一洞中洞。一听说探险,有人虽怵然片刻但马上便跃跃欲试,前呼后拥地去了。穿过羊肠小道,因石壁有水渗出,水中钙质极高,手触之滑如凝脂,不由得惊叹连声。自然造化真可谓神奇,怪不得杜甫会说“造化钟神秀”了。
|
相关热门:
虾泉 | 文津街 | 肇庆白沙龙母庙 | 龙池山 | 华夏珍奇艺术城 |
天宁寺塔 | 阳江通天蜡烛 | 快哉亭公园 | 水洞沟遗址 | 七十二泾 |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 世纪冰川"灵佛洞" |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王建墓 | 房山古塔 |
桂林伏波山 | 顾正红烈士故居 | 双流 | 炳蔚塔 | 北京石京龙滑雪场 |
柳州都乐公园 | 普哈丁墓园 | 和平岛 | 怡湖园 | 白虎涧自然风景区 |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