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佛学词汇:

 

条目 僧祇支
释义 (衣服)Sam%gha%t!i,又作僧迦,僧竭支,只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挂也。袈裟直著于身,易著汗垢,故用下挂,又热时在屏处许于裙上但著之。其著法如挂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于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也。覆左肩掩两腋,左开右合,长裁过腰。”寄归传二曰:“僧脚崎,掩腋衣也。”又曰:“其僧脚崎衣即是覆膊,更加一肘始合本仪。其被著法,应出右肩交搭左膊,房中恒著,唯此与裙。出外礼尊任加余服。”又曰:“僧脚崎取一幅半或绢或布可长四肘五肘,如披五条反搭肩上。”又曰:“准梵本无覆肩名即是僧脚崎衣,此乃只支之本号。”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僧脚欹迦,即是掩腋衣也。古名覆髆,长盖右肩,定匪真仪。向使掩右腋而交搭左肩,即是全同佛制。又复流派自久漫造只支,繁费虽多未闻折中,既违圣捡自可思[僽-秋+(夫*夫)],虽目击明文,仍恐未能除改。改谓改其覆髆,除乃除却只支耳。”玄应音义十六曰:“僧迦,正言僧脚差,僧此云掩覆,脚差此云腋,名掩腋衣,律文作僧迦支,或作只支,或作羯支,皆讹。”盖四分律虽有只支覆肩二名,而此原为梵汉之二名,实一物也。然南山旧律以之为二物,举比丘尼之五衣,三衣之外,加此二者为五衣。新律家于三衣之外,加裙(男曰泥洹僧女曰厥修罗),僧脚崎(即只支覆肩也)为五衣。义净新律家之意,谓覆肩衣即僧脚崎,而谓为僧祇支或羯支,只支者,梵语之讹略也。南山旧律家之意,谓当时汉土所行之纸支,通于僧尼勿论。行事钞下一曰:“僧祇支法,此是中国,梵音此翻云上狭下广衣。”(依四分律,则谓上狭下广衣为未造只支前之衣相,以为翻名,未稳。)六物图曰:“梵语僧祇支,此云上狭下广衣。此准律文以翻,全乖衣相。若准应法师音义,翻云掩腋衣,颇得其实。”大乘比丘十八物图曰:“四分律四十云:尔时比丘得上狭下广衣,衣用作僧祇支。白佛,听作。当知上狭下广者言是未作只支而所得衣相也。然旧师又以此直为翻名是亦疑矣。”覆肩衣,为覆右肩。于比丘特听阿难。于比丘尼为制衣,使受持之,只支覆肩两用,原为比丘尼之事。然来汉土,露出右肩,于其风俗不适,故自元魏之朝,比丘亦两用之。其后更变为褊衫。褊衫者,缝合左肩之只支与右肩之覆肩者也。见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僧史略上。

 

  《佛学大辞典》是由近代无锡人丁福保先生转译日本真宗大谷派学僧织田得能著作《织田佛学大辞典》而成。
  此书共收辞目三万余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譬喻”、“故事”、“仪式”、“图像”等。然后解释其辞义,徵引其出处。凡一辞有多义者,则依次列出,间亦作必要的考证而对翻译的重要专门名词、术语、人名、佛典等,则均注出梵文或巴利文,以便检阅原书。此外,全书还编有详细的辞条索引,颇便检索。

相关热门:

善不受报 药山升座 本惑 百譬经 无分别智 十劫正觉 绕塔功德经 诸行无常
报土 往生礼赞 六贼 灶经 优婆底沙 宣政院 随形好 大菩提幢
佛月 因内二明 自类因果 上品上生 钵孕瞿 式叉论 欲漏 四净定
解座 梵网经莲华藏世界 章疏 明王 十身 涅槃八味 逋多 摩触
恒行不共无明 净发 百福庄严相 尽无尽法门 鹅珠 妙云如来 修罗妄执 境界

佛学大辞典全列表


[VE网]

实用查询工具_网址收录_网站收录_网址导航 © VE网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

这是一个收录好站,站点外链,信息发布,实用查询,网址导航的平台,免费收录各类站点

免费快速发布信息,为你提供房产、招聘、商务、团购、服务、二手、数码、车辆、周边游等海量分类信息,充分满足您免费查看/发布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