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 | 佛经入中国 |
释义 | (故事)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火之世,所以湮灭。又刘向列仙传曰: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二人,已在佛经。又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口传浮屠经。此皆白马未入中国之前也。况明帝时,傅毅对帝所言,皆是佛书。使先此未有佛书,毅何从而得之。是明帝前,虽有其书,尚未盛行。自白马既来之后,其说乃盛耳。”宋朝类苑曰:“佛经之入中国,自竺法兰摩腾二师,以后汉明帝时暨至白马寺,首译四十二章经。历晋及十六国南北朝暨唐,皆有梵僧自五天竺来,及华人之善竺音者,迭相翻译。讫开元录,凡大小乘经律论圣贤集共五千四十八卷。至正元又别录新经二百余卷。元和之后,译经遂废。太宗太平兴国初,有梵僧法贤法天施护三人自西域来,雅善华音,太宗宿受佛记,遂建译经院于太平兴国寺,访得凤翔释清照,深识西竺文字,因尽取国库新贮西来梵夹,首令三梵僧诠择未经翻者,各译一卷,集两街义学僧评议,论难锋起。三梵僧以梵经华言对席读,众僧无以屈,译事遂兴。后募童子五十人,令习梵学,独得惟净者,乃江南李王之子,慧悟绝异,尽能通天竺文字。今上即位初,陈恕建议,以为费国家供亿,愿罢之,上以先朝所留意,不许。讫今所译新经论学,凡五百余卷。自至道以后,多惟净所翻也。大中祥符四年,译众上言,请如元正造录,诏令润文官参知政事赵安仁与翰林学士杨亿同编修,凡为二十卷。乃降赐太宗所作释门文字,令编其名题入录。安仁等及释众再上表请御制释门文章,许之。六年三月,赐御制法音前集七卷,共论次其文理,以附于先皇之次,而冠于东土圣贤集之首。译经院置润文官。尝以南北省官学士充,中使一人监院事,译经常以梵僧,后令惟净同译经。梵学笔受二人,译缀文二人,评议二人,皆选名德有义学僧为之。” |
《佛学大辞典》是由近代无锡人丁福保先生转译日本真宗大谷派学僧织田得能著作《织田佛学大辞典》而成。
此书共收辞目三万余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譬喻”、“故事”、“仪式”、“图像”等。然后解释其辞义,徵引其出处。凡一辞有多义者,则依次列出,间亦作必要的考证而对翻译的重要专门名词、术语、人名、佛典等,则均注出梵文或巴利文,以便检阅原书。此外,全书还编有详细的辞条索引,颇便检索。
相关热门:
势峰 | 四无常偈 | 妇人 | 律海 | 梵网宗 | 第一结集 | 两部两宗 | 俱舍弥法 |
循身观 | 森罗万象即法身 | 等 | 化 | 四机 | 妙声鸟 | 德护长者经 | 楞伽经注解 |
等起善 | 二业 | 五髻 | 心咒 | 横出 | 篾隶车 | 化法四教 | 四波罗蜜 |
妙法灯 | 心无畏故 | 檀那寺 | 精舍 | 假名世间 | 心神 | 欲 | 索欲 |
北斗堂 | 四禁 | 妙觉地 | 心魔 | 欲色二界 | 红颇黎色阿弥陀 | 上乘 | 人中树 |
实用查询工具_网址收录_网站收录_网址导航 © VE网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
这是一个收录好站,站点外链,信息发布,实用查询,网址导航的平台,免费收录各类站点
免费快速发布信息,为你提供房产、招聘、商务、团购、服务、二手、数码、车辆、周边游等海量分类信息,充分满足您免费查看/发布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