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佛学词汇:

 

条目 限分
释义 (术语)南山律宗之意,佛之制戒,有深防与限分之二。制戒本为止业因。业因必由三毒。凡夫未能了心性,卒然制之甚难,故约于身口二业而制四重。二业既清净,则心自沉静。能见过本。故制四重为道体。是根本制也。更制其余种类以防四重名为深防。又因过犯尚未穷极,豫加重制,禁微以防著,亦名深防。如比丘尼触男臂准为重犯等,此二义,初通于四重,则为通义,后就四重各各而论,则为别义。次分限者制意业也。善恶之本缘,无非我倒,依此我倒而结业堕于生死。故各随其限分而还制其心。故曰心念作。发心作。皆名犯。然诸师多不立此义。戒者但约于身口,于何处明心戒?虽然,身口具非感善恶。依思心而成业道也。但见论中,若制心戒者无得脱者,就其独头之心而言也。独头之心念忽起缘非,不名为犯。重缘向念得思觉,而不制止(谓之重缘心),故成犯也。此亦有通别之二。通者谓制止一切之邪念,别者如比丘比丘尼于睡眠中漏不净,则比丘犯僧残罪,比丘尼犯波逸提罪是也。见戒疏一下,二上,行事钞上一之一。

 

  《佛学大辞典》是由近代无锡人丁福保先生转译日本真宗大谷派学僧织田得能著作《织田佛学大辞典》而成。
  此书共收辞目三万余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譬喻”、“故事”、“仪式”、“图像”等。然后解释其辞义,徵引其出处。凡一辞有多义者,则依次列出,间亦作必要的考证而对翻译的重要专门名词、术语、人名、佛典等,则均注出梵文或巴利文,以便检阅原书。此外,全书还编有详细的辞条索引,颇便检索。

相关热门:

孽镜台 五种禅 现生 毗奈耶 达磨流支 大座汤 五眼 无相业
禀具 四阿含经 愍忌 一喝商量 迦那提婆 三轮清净偈 名字比丘 宝镜三昧歌
生行三昧 秣奴若瞿沙 十六神我 毗那夜迦含光轨 遗弟 冥道 明证 三因佛性
等一大车 憨山 伽罗树 采华授决经 富那夜奢 百本疏主 结净地法 乌苏耆昼腻多
二种舍利 法华持者 金刚菩提三藏 智波罗蜜 翳醯呬 圣庄严经 拂迹入玄 钵罗奢佉

佛学大辞典全列表


[VE网]

实用查询工具_网址收录_网站收录_网址导航 © VE网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

这是一个收录好站,站点外链,信息发布,实用查询,网址导航的平台,免费收录各类站点

免费快速发布信息,为你提供房产、招聘、商务、团购、服务、二手、数码、车辆、周边游等海量分类信息,充分满足您免费查看/发布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