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 | 三轮 |
释义 | (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杂集论一曰:“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光明文句记一曰:“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故名轮。”义林章三轮章曰:“为示现身意语三如其次第三业化,故不增不减。”【又】一、神足轮,同于上之神通轮。二、说法轮,同于上之教诫轮。三、忆念轮,使众生忆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忆念之名,虽就众生之机法而言之。然使之忆念,亦本于佛之意轮,故此三者如其次第,归于佛之身口意三轮。此三轮为律藏之所说,而南山以之判戒定慧之三学,以定慧之法门为神足说法二轮之所属,以戒学为忆念轮之所属。戒学者,对于内德使忆持思惟事之善恶邪正而树立正道者,故此为佛之三轮中忆念轮所发之法门也。四分律受戒犍度曰:“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中略)二者忆念教化。(中略)三者说法教化。”(此次第为身意语同于经宗所说)。戒疏行宗记一上曰:“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句同今,后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须融会。”又“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又】三轮相之略。【参见: 三轮相】。【又】风轮水轮金轮之三。【参见: 轮世界】。【又】谓惑业苦之三者。依惑作业,依业感苦,更依苦起惑作业。此三者如轮转而不止,故有轮之称。【又】谓无常不净苦之三者。此三者,坚固而非易破摧,如铁轮然,故云轮。弥陀经通赞曰:“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二为破不净轮,三为破苦轮。”【又】谓三轮教。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参见: 三轮教】\n\n(名数)惑业苦之三道,轮转无究,故曰轮。 |
《佛学大辞典》是由近代无锡人丁福保先生转译日本真宗大谷派学僧织田得能著作《织田佛学大辞典》而成。
此书共收辞目三万余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譬喻”、“故事”、“仪式”、“图像”等。然后解释其辞义,徵引其出处。凡一辞有多义者,则依次列出,间亦作必要的考证而对翻译的重要专门名词、术语、人名、佛典等,则均注出梵文或巴利文,以便检阅原书。此外,全书还编有详细的辞条索引,颇便检索。
相关热门:
因陀罗势罗窭诃 | 二乘作佛 | 禅 | 七重行树 | 六垢 | 实谛 | 二佛并坐 | 部母 |
本断超 | 精庐 | 半酪 | 钻篱菜 | 欣 | 大七宝经 | 胞胎经 | 障碍有对 |
帝释心经 | 阿罗陀 | 毛道生 | 荼枳尼形像 | [(拔-手)/皿]兜那波吒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 交堂 | 后世修因 |
三昧耶会 | 波药致 | 僧秉 | 天堂 | 褒沙陀 | 提撕 | 分别识 | 得益分 |
不思议空 | 烦恼网 | 说转部 | 斋钟 | 四执 | 生灭四谛 | 婆薮 | 轮瑞 |
实用查询工具_网址收录_网站收录_网址导航 © VE网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
这是一个收录好站,站点外链,信息发布,实用查询,网址导航的平台,免费收录各类站点
免费快速发布信息,为你提供房产、招聘、商务、团购、服务、二手、数码、车辆、周边游等海量分类信息,充分满足您免费查看/发布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