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目 | 弟子十德 |
释义 | (名数)弟子欲受灌顶者,应具十德。是灌顶具支分之随一也。一、信心,阿阇梨观彼现在之根性或久远之因缘,于此不思议之缘起三种秘密(即三密)诸法便中,直信无疑,能无怖畏,乃堪摄受也。二、种姓清净,可为婆罗门等四种大姓者,若是旃陀罗等,则以家法相承,习行不清净事之故,性弊恶多,若为作传法灌顶,使流通大法,则轻慢他,或成匮法之因缘,即如比丘之受具,亦宜简去毁辱众僧之极卑下姓也。若但为结缘受法,则非所论。复次,若久远以来曾有发菩提心之因缘,则是生于如来种姓中,最为殊胜。三、恭敬三宝,于佛法众僧起淳厚谦下之心,常好亲近供养,尊重赞叹,可知是人有前世行过之因缘也。四、深慧严身,如是等于虚空之无边佛法,非劣慧者心器所能堪,故以智性深利自为庄严者,乃可为说也。五、堪忍无懈怠,此是有所能堪而无所退屈之义,梵音与忍辱不同。谓求法之因缘,种种艰苦之事,皆能作之,假令一度不成,复更发迹而修之,如誓挹尽大海而后已,若人之志性如是,则可传法也。六、尸罗净无缺,于在家出家之律仪,乃至于本姓受之诸禁戒,随所奉持,深心防护,无有缺毁,若具如是之性则虽未入三昧耶平等大誓,亦当恭顺无违,故堪传法也。七、忍辱,于内外违顺境界八种大风,其心安忍,无所倾动,可知是人必不犯持明之重禁,作不利众生之行(此十重禁之第四也),故堪传法也。八、不悭吝,于所有财法常念惠施,于来求者,心无鄙吝,可知是人不犯持明之重禁而悭吝正法(此十重禁中第三),故堪传受也。九、勇健,即是阿阇梨中之德,勇健之菩提心之种姓,于行道时,遇种种可畏之色声,亦心不怯弱,乃至出生入死无怖畏之想,正顺于菩提萨埵大人所行,故可传授也。十、坚愿行,此是要心之愿,梵音与求之愿不同,如自立志每日念诵三时,则终竟一期,虽遇种种之异缘,亦无间绝,如是事有终始则善行菩萨之事时,亦不亏本誓,故堪传法也。然此所说弟子之十德,若兼备者,甚为希有,但有所偏长,可望匠成,即应摄受。又如声闻之受具时观察种种之遮难,如所谓太小太老色貌瑕疵诸病患等。是恐白衣之嫌呵故也。今此摩诃衍,即不如是,但使道机可济,则虽有诸余过失,亦皆所不观也。见大日经疏四。查询 |
《佛学大辞典》是由近代无锡人丁福保先生转译日本真宗大谷派学僧织田得能著作《织田佛学大辞典》而成。
此书共收辞目三万余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本书对每条辞目首先注明其词性,如“名数”、“物名”、“地名”、“书名”、“人名”、“术语”、“杂语”、“譬喻”、“故事”、“仪式”、“图像”等。然后解释其辞义,徵引其出处。凡一辞有多义者,则依次列出,间亦作必要的考证而对翻译的重要专门名词、术语、人名、佛典等,则均注出梵文或巴利文,以便检阅原书。此外,全书还编有详细的辞条索引,颇便检索。
相关热门:
断见 | 十一果 | 有脚经笥 | 龙 | 续宝林传 | 火焰三昧 | 真如不变 | 缚魄鬼 |
蒲卢 | 九品惑 | 贯休 | 释名 | 阿路巴 | 引请阇梨 | 十种三世 | 方等忏法 |
可中 | 三跋致 | 未来世 | 四分开宗记 | 毗杀社钵利色迦罗 | 圆心 | 灯明 | 大仙 |
五重玄义 | 真言师 | 天衣 | 罢讲斋 | 孝养 | 佛印 | 藏识四相 | 导师 |
赤身明王 | 庭仪 | 光明山 | 释魔梵 | 念持 | 阿阇世王经 | 戍轮聿提 | 六部大乘经 |
实用查询工具_网址收录_网站收录_网址导航 © VE网 备案号:陕ICP备07500076号
这是一个收录好站,站点外链,信息发布,实用查询,网址导航的平台,免费收录各类站点
免费快速发布信息,为你提供房产、招聘、商务、团购、服务、二手、数码、车辆、周边游等海量分类信息,充分满足您免费查看/发布信息的需求。